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几近灭国?只因秦国使用了反间计

  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此时,秦国采取了应侯范菊远近攻的策略

  秦国进攻韩地上党四年(公元前262年)。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把上党献给了赵国。因此,秦赵围绕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林相如病重,只有廉颇负责军事事务。因此,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赵军阻止秦军在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见长平之战)。下面有趣的历史小边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当时,秦军多次击败赵军,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东南部分地区),切断长平南北联系,士气高涨。赵军长途跋涉,不仅军队处于劣势,而且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面对这种情况,廉颇正确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人、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用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多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聚集了上党地区的人民,一边从事战场运输,一边致力于筑垒抗秦。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坚守固垒三年,旨在挫败秦军快胜之谋。

  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间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怕用赵括代替廉颇。赵王求胜心急,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胆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赵括的母亲强烈建议赵括不适合在纸上谈兵,但赵王不听,任命赵括为将军。在取代廉颇的职务后,赵括完全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部署,取代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赵括军在长平大败,射杀赵括,坑杀赵军40多万,赵军在长平战役中共杀死45万士兵。

  第二年,秦军包围邯郸,一年多来,赵国几乎灭亡,全靠楚魏军队救助,才能解除邯郸的包围。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