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传统礼仪(四)——礼炮

每当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问中国时,人们可以在人民大会堂东广场或电视广播中看到,欢迎仪式将安排仪式,有一段时间在庄严的国歌中,枪声隆隆,烟雾弥漫,为欢迎仪式增添了许多风格。谁知道,这种用礼炮欢迎外国政治家的仪式来自于传统的海军礼仪——鸣枪。

常见的礼炮模式

(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16世纪的帆船时代,不同国籍或联盟的战舰在海上相遇时,由于通信条件的限制,无法识别船舶的意图。为了避免误解和相互攻击,双方将安排船员徒手站在桅杆桁架和舱面甲板上,并将所有信号旗挂在桅杆上。他们还将安排发射所有已装载的舰载火炮,表明他们已经放弃了指挥船舶的战斗行动,并相互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鸣放礼炮已经演变成无敌海军舰艇在海上相遇时的一种习俗礼仪,并随着不断的实践而被程序化、制度化地固定。

17世纪,英国海军引用了这种海上相互见面的仪式。当军舰进入东道国港口时,鸣放21声国家礼炮向东道国致敬;东道国港口海岸炮台按照双方事先约定,或鸣放21声礼炮,或按照船舶最高指挥官级别的个人礼炮(如果没有海岸炮台,指定在港口的军舰)。

国家礼炮在港口鸣放

(图片来自网络)

21响礼炮成为礼仪的最高标准

当时各国海军鸣放礼炮的次数各不相同,最多可达101响,非常复杂,也过于随意。因此,为了寻求统一规格的礼炮数量,英国海军率先提出以当时英国装备的最大战舰21门前装有火炮(炮口装有火药和弹丸)为基准,按5-7秒的间隔发射21声(因为重复装有火炮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每门炮发射一次)。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受礼者身份,根据奇数减少2次。直到7(如19、17、15)……七、无九响)。逐渐被各国海军认可。这逐渐得到了各国海军的认可。因此,鸣放21响礼炮成为最高标准的礼仪。

礼炮的类型

1875年北洋海军孕育形成过程中,中国海军首次使用鸣放礼炮礼仪。当时,在重大场合,外国水手已经开始鸣放礼炮。最终定制是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时制定的《北洋海军章程》,与世界海军一致。

鸣放礼炮是一种盛大的海军礼仪,表示欢迎、庆祝、致敬、哀悼或感谢。通常在重大节日、庆典、葬礼等盛大礼仪场合播放,分为国家礼炮、个人礼炮和葬礼炮。

国家礼炮

鸣放次数为21次,用于迎接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检查或到达港口基地的检查;当军舰到达东道国港口或基地时,为了表达对东道国的敬意;或者当来访的外国军舰鸣放国家礼炮时。

个人礼炮

用于在港口、泊地或海上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登船、离船时鸣放;军舰出访或迎接外国军舰时,应当按照双方事先约定,向对方乘坐军舰最高职务的海军将军以上军官或者同等职务的官员鸣放。根据受礼者的身份,鸣放次数分别为21-11响,对方必须立即鸣放同一次数的礼炮。在接受个人礼炮时,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不需要答礼。在特定情况下,当一方的职务低于另一方规定的最低个人礼炮规格时,将以7响礼炮还礼。

葬礼礼炮

葬礼炮:在国家领导人、军队高级将领和其他功勋人员被埋葬死亡(阵亡)时鸣放。

鸣放礼炮的规定

在国内场合鸣放礼炮的时间通常按照上级的指示执行。在国际交流中,双方应事先约定,按照规定、规定、规则和国际惯例执行。

通常由二级以上军舰或指定的礼炮舰和港口炮台鸣放(无港口炮台在港口陆域设置礼炮)。海军礼炮一般有专用礼炮和在役舰炮(100mm中口径)代替礼炮,使用专用礼炮和空包弹(无弹丸)。

鸣放礼炮的时间通常是日出后到日前,但鸣放向国家元首致敬并感谢外国军舰致敬的礼炮不受此限制。

海军鸣放礼炮是行使国家和军队礼仪的象征,代表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和尊严。从1891年北洋海军访问日本时,鸣放礼炮的曲折中可以看出。

1891年6月30日,北洋海军总督丁汝昌率领定远等6艘舰艇前往日本。当他到达神户港时,旗舰定远舰代表舰队鸣放21响礼炮,向日本致以国礼。当时神户炮台没有火炮,港口唯一的日本舰艇正在码头修理,不能回礼。

当北洋海军的军舰在港口锚定时,日本立即派人登船解释原因。第二天,日本紧急派遣葛城号巡洋舰到神户港,并根据丁汝昌的官方阶段放置了17支礼炮。第三天,葛城船长特意登上船参观丁汝昌,要求代表神户港炮台还礼。经同意,葛城船郑重放置了21支礼炮,以弥补所欠的礼物。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做太教条和迂腐了。只要双方解释情况并达成理解,就没有必要补充礼物。然而,正是这种对海军礼仪的细致态度,恰恰体现了海军作为世界军种的特点。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