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国取胜 秦军为何没有乘胜追击

  长平战争结束后,秦军为什么不追求胜利,攻击赵国?这是许多读者更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和读者一起学习,给你一个参考。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坑杀40万赵国降兵是否属实,可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然而,毫无疑问,这场战斗是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秦国本来在兵力上有优势,也是获胜者。战争损失远低于赵国。因此,从兵力对比来看,秦国此时已经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那么,如果秦国拒绝赵国割地求和,乘胜挥师继续前进,似乎应该能够迅速攻灭赵国,当时秦军将军白起也这样向秦王建议,但秦昭襄王却接受了赵国的求和,撤兵回国。为什么呢?

  原因用一句话来概括—非不为也,实在不能也!

  也就是说,当时的秦国已经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作为一线指挥官,白起看到了一个简单的战场形势。作为全局指挥官,昭襄王还看到了另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食物!

  长平之战持续了三年。由于战国时期实行征兵制,士兵就是人民,人民就是士兵,秦赵两国发倾国的士兵相互攻击,相当于抽走了农田里的劳动力。战争旷日持久,必然导致道歉。此外,当时生产力低,丰年积累的剩余粮食有限,粮食供应很快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早在公元前260年,赵国就向齐国提出了借粮的要求(由此衍生出赵王用赵括代替廉颇的说法,因为他坚持不下去,必须提前决战),可见供应数十万人的粮食带来的巨大压力。

  人们普遍认为,与赵国相比,秦国的耕地更多,土地更肥沃,因此粮食压力远低于赵国,但作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掩盖赵救及粮食。”

  从《史记》中的描述不难看出,即使在秦军发动总攻之前,赵国仍在努力向前线输送兵力和粮食。如果没有兵力和粮食,他该怎么办?秦王没有必要多做一件事。

  秦国投入的兵力远远超过赵国,单纯的军队消耗量大于赵国。此外,战场与秦国主要粮食产地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运输粮食的距离是赵国的三倍多。因此,运输粮食本身造成的消耗量远高于赵国。此外,赵国受到攻击,其他诸侯国害怕秦国的报复,不敢公开出兵救援,但很有可能借食物(齐王田建等短视国君属于异类)

  昭襄王非常清楚秦国的粮食储备能支撑多久。如果白起继续攻击,如果他不能迅速获胜,他很快就会陷入无粮供应的困境。如果他想当地收集粮食(所谓因粮而敌),赵国各地的粮食储备已经被持续的战争耗尽,他怎么能负担得起数十万军队呢?

  权衡利弊后,赵襄王顺势接受了赵韩割地求和的请求,将军队撤回中国,让士兵回家播种收获。收获季结束后,粮食问题得到缓解后,他随便找了个借口,再次派兵攻赵。

  由于站高不同,秦王和白起自然得出不同的结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